[心得] 中庸的致曲工夫
其次致曲。曲能有誠,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明則動,動則
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為能化。(〈中庸‧第二十三章〉)
〈中庸〉上章講「至誠盡性」的聖人境界,這章講君子的「致曲
」工夫。「致」有推擴、推廣之意。「曲能有誠」,曲仍然是天道之
誠的展現,打個比方來說,「曲」就像是河流當中某一截彎曲的河道
,雖然不是整條河流,但仍然是河的一部分;又比如波浪與海水,波
浪不是海水全體,但仍然是海的一部分,部分就包含在整體當中。
孟子認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這四端之心需要培養擴充,他
說:「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
孫丑上》)〈中庸〉的「致曲」也是將誠推廣到事物上,和孟子的「
擴充」含義上有接近之處,但有兩點不同:一是孟子的四端心是分別
說,〈中庸〉的致曲是從「誠」發出,「誠」是天道也是人道,是總
持地說,已經將四端心都涵蓋在其中了。「誠」相當於《論語》的「
仁」,是一切道德觀念和行動背後的內在動力根源,包羅萬有。二是
孟子舉「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為例,指證人
之性善,即使不做修養工夫,惻隱之心或不忍人之心在生活中仍然會
隨時呈現,但不一定充分自覺,需要刻意保存。「致曲」的層次應該
比一般人更高一層,已經自覺到性善或「誠」的存在,而去做進一步
的推擴,使「誠」貫注到事事物物之上,一言一行都是誠的展現。簡
單來說,就是無論大事小事,都以認真、清楚的態度去面對處理,盡
力將每一件事情做好,自然有感動其他人事物的力量。
這一章用六個字來描述至誠之道感動天下的過程:形、著、明、
動、變、化。其中「形」「著」是一組,屬於靜態的;「動」「變」
是一組,屬於動態的。儒家講感應有主動和被動兩面,「感」是自己
主動發出愛人的言行動作,「應」是對方感受到而有所回應。「形」
和「動」是自己主動去「感」,「著」和「變」是對方被動回「應」
。感應是一體的,有什麼「感」就有什麼「應」,這是從人的真心來
說,一點真誠的善意、善言善行有感動人心、連結人我的力量。連接
動靜、感應的關鍵在「明」,〈中庸〉講「自誠明」,「明」由「誠
」發出而能夠照亮萬物,賦予萬物意義價值,樹立理想標準。經過前
五個過程到「變」,由變而化,變和化的差異在於變是立即性的,自
己散發光明,對方的心馬上感受、察覺到;化是漸進式的,由心落到
事上,現實之事無比複雜,理想的實現必須循序漸進。
--
因工作忙碌,有問題請上個人網頁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knuyangwen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08.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720357412.A.B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