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至誠的功效境界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
育。夫焉有所倚?(〈中庸‧第三十二章〉)
〈中庸〉的作者認為「天下至誠」可以達成三種功效或境界:「
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三者的
含義為何?有什麼差異?為什麼「天下至誠」能夠做到這三點?依照
朱熹的解釋,「大經」是就人倫來說,包括君臣、父子、夫婦、兄弟
、朋友五倫。經者常也,無論是處在哪個時代、哪個地方的人,都是
活在這五種人際關係當中,五倫可說是普遍常道。「經綸」的「經」
是「理其緒而分之」,「綸」是「比其類而合之」。經綸有經營、治
理的意思,聖人既能夠順應不同人際關係的特質恰當處理,又能夠把
握其中的共通精神,成為後人的典範。
理解這三句話的關鍵在於「夫焉有所倚」。人際關係一定牽涉到
自我與別人兩端,自己這部分比較容易搞定,但要別人都聽自己的話
,接受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恐怕是千難萬難。因為每個人都有自由意
志,為了維護自我,證明自己是對的,其他人愈想給當事人建議,想
改變當事人,當事人反而愈排斥抗拒。「倚」是依靠之意,經營人際
關係需要依靠外在條件,最重要的外在條件就是別人的意願。但「天
下至誠」卻可以不依靠外在條件,換句話說,即使別人的想法和立場
與自己不同,但人之性善,拿出一顆真誠的心去和對方互動,時間久
了仍然可以感化、改變對方。〈中庸〉前文也提到「形著明動變化」
、「唯天下至誠為能化」。儒家常舉的例子是舜和周文王,舜的父親
瞽叟不明事理,多次想殺害舜;周文王事奉的商紂王是一位暴君,曾
經將文王囚禁在羑里。但舜通過克盡孝道,最終感化瞽叟,全家重歸
於好;周文王保持恭順的態度,最後被商紂王釋放。可見事在人為,
要像舜和周文王那樣是非常辛苦的,需要經歷許多磨練、考驗而不忘
初衷,但並不是完全不可能。
「立天下之大本」是從內在修養的角度來說,〈中庸〉首章說:
「天命之謂性」,「天下之大本」就是天命、性善或人的良知。這當
然是「無所倚」,不依靠任何外在條件,如同孔子說的:「我欲仁,
斯仁至矣!」(《論語‧述而》)孟子說的:「思則得之,不思則不
得。」(《孟子‧告子上》)良心善性人人都有,不假外求,只看人
願不願意覺醒。當然心靈覺醒只是修養的第一步,要磨掉長久以來累
積的龐大習氣,仍然要下苦功;但起碼就這第一步來說,是每個人可
以自己主宰、自己決定的,完全取決於人的意願。良心善性不只是個
人,同時也是「天下之大本」,因為心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權衡樞紐,
一切行動都要經過人心的覺察、選擇、判斷,才能夠彰顯其意義價值
。孟子說:「先立乎其大者」,就是要先做好這第一步。
「知天地之化育」是將前兩點綜合起來,「立天下之大本」屬於
內聖層面,「經綸天下之大經」屬於外王層面,儒家當然是內聖外王
通貫為一。「經綸天下之大經」是不需要仰賴其他人配合,「立天下
之大本」是不需要通過苦心勞力;「知天地之化育」是天人合一的神
化境界,聖人好比天道運行,如同〈中庸〉前文說的「天地位焉,萬
物育焉」、「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推動萬物的存在
發展,卻又不受具體的、有形的萬物所限制,成全一切又沒有成全的
跡象,當然是無所倚靠、無所執著的。「立天下之大本」還有主客的
區分,以良心的挺立為主;「知天地之化育」則更進一步,良心與天
地萬物已經交融成為一體,沒有主體和客體的區分了。
--
因工作忙碌,有問題請上個人網頁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knuyangwen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25.1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725328079.A.B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