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內外一體的修養工夫
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
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
德矣。
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
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民威於鈇鉞。
君子篤恭而天下平。(〈中庸‧第三十三章〉)
〈中庸〉這一章有一個共同的重點,就是「誠於中,形於外」,
君子的道德修養有感動人心的力量,即使不表現在有形的言語、動作
、賞罰、情緒上(不動、不言、不賞、不怒),無形之間人民仍然會
順服(敬、信、勸、威)。道德修養是內在的,只有自己知道,〈中
庸〉首章說「慎獨」,就是教人在「己所獨知而人所不知」處用功。
這裡牽涉到內在和外在的問題,用宋明理學家的語言來說,內在工夫
稱為「存養」,外在工夫稱為「省察」。王陽明先生說:「省察是有
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存養與省察、內在與外在是一貫的。
〈大學〉說:「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誠而後心正」。
正心是就內在的存養來說,要能夠喚醒及保存人的良知,才能夠做為
衡量判斷一切言行是否合理的依據。誠意是就外在的省察來說,接觸
到人事物而有意念的發動,才有正邪、誠偽的問題;意念符合良知才
真誠,反之則為虛妄、邪惡。慎獨、存養相對上還比較容易。孟子有
「夜氣」之說,只要靜下心來,良知自然會呈現,不做工夫也會產生
。慎獨、存養比夜氣更進一步,自覺地維持、培養內心清明的狀態,
但還沒有和外界接觸。一旦和外界接觸,就容易受到干擾,是非善惡
不見得那麼清楚,這正是對人的考驗,在複雜的狀況下還能夠不忘初
衷,如同《論語》說的:「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
必於是」才算數,才是良知更充分的彰顯、實現。存養和省察、正心
和誠意是一體的兩面,可以說存養、正心比省察、誠意更重要,如果
心靈不先覺醒,對於意念的善惡就無從分辨判斷。也可以說省察、誠
意比存養、正心更重要,如果不通過現實考驗、在事上磨練,心靈的
覺醒也是空洞的。兩者要同步進行。
存養和省察雖然都很重要,但從道德理論來說,內在修養還是根
本。所以〈中庸〉特別強調這一面,如「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
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外在的事功還容易被人看見
,內在的心性修養就不是別人可以直接觀察了解的,也是君子異於小
人之處。「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近、自、微是指內在
的心性修養,遠、風、顯是指外在的事功表現,後者以前者為基礎。
「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闇然對應到獨
知,心念的好壞只有自己知道,但影響力、效果卻是日漸宏大;小人
因為欠缺根本,不懂心性修養,一味追求外在表現,即使一時之間有
所成就,時間久了也難以為繼。
--
因工作忙碌,有問題請上個人網頁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knuyangwen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25.12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725330484.A.E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