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社會心理學取徑東亞儒家社會的倫理關係。
社會心理學取徑東亞儒家社會的倫理關係。
https://reurl.cc/93WjpV
一、「權威人格」傾向強的人·對已經存在的權威會無條件無批評的服從
中國人之能視為當然地對權威─特別是道德、年龄、地位上的權威─服從、謙順,便是「
權威人格」的具體表現。這種人格上的特點,對於社會秩序與人際關係的維繁也許有其價
值,但表現在學術界─特別是科學界─便會產生很大的流弊。在大學及其他研究機構中,
學生對於老師、年輕的新手對於功成名就的老學者,大都盲目的崇拜與依賴,而造成這種
崇拜與依賴心情的因素卻往往並非純粹是學術性的。事實上,開始時,年輕人對學術界的
老前輩之所以產生依附的心理,多半是基於道德上、年齡上、或地位上的理由。但是,這
種權威關係一旦建立起來以後,便會被「概化」(generalized)到學問上去,仿彿凡是
年高室重的「長上」必然也是飽學之士。道德、年龄、地位之所以能「護航」學問,主要
原因是: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前三者與後一者係處於未分化的狀態─一項權威社會中的附
帶產物。
對於年輕人,學術界中這種老少兩輩間之含混的權威關係,起碼有兩點相互關連的影響。
一方面,在這種關係下,年輕人可以得到心理上與實質上的安全;另一方面,在這種關係
下,年輕人卻又會覺得自己是多麽的渺小與無知。
就前者言,年輕人根據其過去的經驗已經習知從權威關係中獲取安全的重要性,而且習知
要想繼續鞏固及擴大這種安全,最好的辦法是乖乖地照著權威的意思及權威所接受的規範
行事,不可任意逾越。年輕人既需安於陳知舊識,自然缺少推陳布新的動機與獨立思考的
能力。在這種情形下,我們當然不能期他們能早早從事獨立性的研究與創作。
至於在老少兩輩間的權威關係下,年輕人所具的渺小感與無知威,其對開始從事研究與創
作的早晚所發生的影響則更為明顯。當年輕人與理想化了的現實權威兩相比較時,知識與
創作能力上的差異往往因道德、年齡、地位上的懸殊而被過分地放大了。在深沉的渺小感
與無知感的籠罩下,個人的信心與成熟威勢將因而大為減降。影響所及,使學術界的年輕
人們總覺得自己距能從事正式的獨立研究與創作「還差得遠」。於是,「準備期」被一再
地繼續下去,直到老大或熬成權威為止。在漫長的「準備期」中,年輕人當然會有若干創
造性的靈感。但是,對於從小在權威關係中討生活的人來說,經由過去的「制約」
(conditioning),就念頭的本身就會引起焦慮與不安,更何況創造性的靈往往是跟過去的
陳知舊識相衝突的。身非權威而揭橥新意,發表異說·輕則要冒「幼稚」、「輕率」、「
不學」的罵名,重則會受到來自他人─特別是權威─的懲罰。為了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
自然是有意無意地把任何創造性的新念頭都予以壓制或拒殺,以恢復原先心安理得的寂靜
狀態,繼續其不知所終的「準備工作」。顯而易見地,「準備期」愈長,開始獨立研究、
創作的年歲便會愈晚。
二、「權威人格」傾向強的人,易於責難丶排斥,與懲罰破壊陳規舊的人
「權威人格」傾向強烈的人,一方面對已經建立起來的權威無條件、無批評地服從,另一
方面卻又喜歡責難、排斥、與懲罰破壞陳規舊矩的人。後者的主要心理苛景是「厭變」。
在維持社會安定上,「衛道」與「衛舊」也許有其功用,但是在促進學術的研究上,卻一
無是處。在中國學術界,大大小小的「衛道」、「衛舊」事件,是屢見不鮮的。這些事件
中,被攻擊的對象,往往不是被提出的創意本身,而是提出創意的人。被攻擊者以年青人
居多,「衛士」則老與少,權威與非權威兼而有之。在大家的心目中,彷佛由年輕人提出
來的創意都是惡的,而提出創意的年輕人都是存心不良的。在中國的學術界,一項由年輕
人提出的研究成果,若非受到責罵,便是被人淡然置之,要想博得相當的鼓是不容易的。
對於提出研究成果的當事人來說,這足以使之失去繼續從事研究,創作的動機與信心,當
然更無迅速到達多產階段的可能。對於其他年輕人來說,也足以產生殺雞狗的效果,使大
家暗自警惕,不敢輕言研究與創作。到頭來,年輕人也只能假借「準備」以自保,充其量
幹點兒「說權威所已說寫權威所已寫」的勾當,自無貢獻之可言。
─ 楊國樞,1964,〈時不我與─中國民族性與中國科學化的關係〉,《思與言》,2(1
),頁 17-21;收於:瞿海源(主編),2018,《楊國樞文集‧第四冊:國人性格與現代
化》,頁 33-42。台北:華藝學術出版。
權威性人格傾向服從傳統的規範,以及實行規範的權威,藉此來規避自己被歸類為社會中
劣勢的一群所造成的焦慮。為了測量出權威性人格帶有偏見及反民主的傾向,阿多諾等提
出了 F 量表──「F」代表法西斯──根據「反閃族主義與種族中心主義」及「政治經濟
的保守主義」這兩大面向設計出 30 項問卷題目,其中包含九項特質:
保守主義:對於傳統社會規範及中產階級價值的墨守成規;
權威性的服從:對於團體內的權威採取被動的服從及非批判性的態度;
權威性的強加:傾向對於不服從傳統規範及價值者採取譴責、排擠與懲罰;
缺乏自省:對於自己內在的心理狀態缺乏察覺,抗拒主觀的、想像力的、有彈性的思考方
式;
迷信與刻板印象:相信神祕主義及命運對於人有決定性的力量;以僵化、刻板的思想方式
考慮問題;
權力與剛強:「支配──順從」、「剛強──懦弱」、「領導──隨從」的二分法判斷,
過分強調自己的社會化,來加強權威的認同;
破壞性與犬儒:藉著輕蔑他人而合理化自我的偏見及攻擊性,例如「人性本來就是自私」
、「社會就是這樣,你又不能改變社會,只能適應」等;
投射作用:傾向相信世界是野蠻及危險的;會將自我的無意識情緒衝動投射到外在世界;
對性的偏執:對性行為有過多的關切,對之誇大其辭,認為應該透過懲罰來規範。
在 F 量表的「權威性人格」測量上,得分高者只能顯示出其潛在的反民主傾向,並不能
直接解釋為該人即是民主政治的威脅。就心理學解釋,在上述九項特質的綜合表現下,權
威性人格一旦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便很容易傾向支持如法西斯政黨這樣高度權威性的政
治主張,甚至付諸言語及行動。雖然權威性人格對於政治心理學的研究有很深的影響,
但 F 量表一直受到質疑及批評。隨後,加拿大心理學家 Bob Altemeyer 曾於 1981 年
將 F 量表改良為「右翼權威性格測量」,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左翼是否也有保守
傾向等。1992 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美國國家選舉研究」則提出權威性人格的四項測量
特質:「獨立vs. 尊敬長輩」、「靠自己vs.服從」、「好奇vs.安份」及「體貼vs.聽話
」,算是目前較為常用的測量標準。
權威性人格的社會因素
上述幾種測量權威性人格的量表研究,都指出家庭養育方式會造成權威性人格的形成。如
果受到的是支配性的家庭教養,在「階層的、權威的、剝削的」的親子關係中成長,則比
較容易發展出權威性人格。金耀基也指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家父長制,強調君臣父子的社
會階層結構,在這樣的倫常關係中,個人的發展依附在從屬的權力結構,從而造成權威性
人格的發展。舉例而言,中國傳統文化的家庭養育方式會以「乖」來當作行為標準的正面
評價,若從美國國家選舉研究的測量特質來看──尊敬長輩、服從、安份及聽話──都是
權威性人格的傾向。
- 吳冠緯,2018,民主政治中的反民主因子:淺談「權威性人格」,菜市場政治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07.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726903595.A.F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