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
正,心正而後身修。(〈大學‧經一章〉)
〈大學〉原本是《禮記》當中的一篇,從宋代開始特別重視〈大
學〉,朱子將〈大學〉、〈中庸〉和《論語》、《孟子》合編為《四
書》。〈大學〉為什麼變得如此重要?我想可能是和〈大學〉提出「
心意知物」的架構有關,在心性論上有進一步詮釋的空間。儒家正式
提出心性論是從孟子開始,《論語》雖然「仁知」、「仁禮」並舉,
而以「仁」為中心思想,「仁」就相當於孟子的良心;但《論語》中
的「仁」是從實存的道德體驗來說,還沒有單獨提煉出「心」這個概
念。心性的意義和關係,到孟子才有完整的表述。孟子的心是道德心
,主張「仁義內在」,仁義都是從良心善性而發。孟子說:「學問之
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原則上只要找回
良心,就能夠做出道德行為。但從實際面來說,道德實踐往往牽涉到
人內在各種複雜的意念,以及對外在世界的認識了解,也就是「意」
、「知」、「物」的部分。〈大學〉可以說是儒家心性論的進一步展
開。
孟子有心性、心身(大體小體)的區分,〈大學〉將修身工夫區
分成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對內心層面做了更細緻的分析,建立
「心意知物」的基本架構,但心意知物的含義為何?如何做工夫?彼
此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仍有待進一步解讀。宋明儒如朱子、王陽
明,乃至明末清初的王船山,一方面有各自的學問特色,另一方面也
借用〈大學〉「心意知物」的架構,表達自己對於修養工夫的看法。
大體上來說,各家都同意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整體性的工夫,
都是修身的一環。但朱子會更強調仔細區分這四種工夫不同的含義,
不宜混為一談。陽明則比較強調這四種工夫都是通貫的,說的是同一
件事,只是從不同的面向描述而已,陽明說:「無心則無身,無身則
無心。但指其充塞處言之謂之身,指其主宰處言之謂之心,指心之發
動處謂之意,指意之靈明處謂之知,指意之涉著處謂之物。只是一件
。」(《傳習錄‧卷下‧陳九川錄》)工夫其實只有一種,就是「致
良知」,也可以說在精神上回到孟子的「求其放心」。
王船山對於〈大學〉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有獨特的解釋,
心意知物雖然有所分別,但又可以通貫。照陽明的講法,知識並沒有
獨立的地位,完全籠罩、包含在良知當中,成為良知的一部分。船山
並不這樣看,大體上他認為「格物致知」是屬於外在客觀知識這一面
,「誠意正心」是屬於內在心性修養這一面。但所謂的「知識」其實
也不是完全客觀中立的,雖然最外層的「格物」的確是對於外在事物
的認識了解,但人的精力有限,要優先認識哪一種事物,「致知」所
致的是哪一種知?已經有個人主觀的選擇取捨、價值判斷在其中,不
可能完全客觀。內外、主客只是相對程度上的差異,其實都互有關連。
船山的「誠意」和「正心」也是分開解釋,「正心」的「心」船
山認為如同孟子說的「志」,無論有沒有意念發動,心志永遠都在。
立志、持志就是要確立大方向,不受紛雜的意念所動搖,才能夠做為
「誠意」的根據和基礎。「正心」就是一心在好善惡惡上,保存心中
的天理。「誠意」則是以正心所存養的天理為標準,應用、貫徹到現
實的意念上,使意念皆符合心志,才能夠真正做出道德行為。這有點
類似陽明「無善無惡心之體」和「有善有惡意之動」的區分,只是船
山不承認「無善無惡」這一類的說法。〈大學〉經文簡略,對於「格
物、致知、誠意、正心」的解釋,其實也沒有標準答案,就看每個人
在道德生活當中的體驗而定。
--
因工作忙碌,有問題請上個人網頁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knuyangwen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26.1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729594056.A.7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