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知行關係的再思考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
正,心正而後身修。(〈大學‧經一章〉)
修身的要訣在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致知屬於「知」
的範圍,誠意正心一直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屬於「行」的範
圍。「知」和「行」之間的關係值得仔細推敲。「知」包含不同層次
,從陽明學的角度來說,通常將「知」直接等同於良知,能夠知是知
非,做道德價值的判斷。陽明當然也知道對於外在事物的客觀知識,
只是這部分不單獨提出來講,而是統一包含在良知當中,良知才是儒
學或道德實踐之學的大頭腦或關鍵。
陽明的說法並不是有錯,但也未必要這樣說,知識在道德實踐當
中雖然不是關鍵,卻也有一定的重要性。尤其現在是科學昌明的時代
,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刺激,更是需要各領域的專業知識,才能夠有
效解決問題。因此還是可以賦予知識一定程度的獨立地位,只要辨明
道德與知識之間的主從、本末關係,以道德為主、知識為從即可。
從上述觀點出發,對「格物致知」的詮釋可以再做一些斟酌調整
,不必一下子就全部收攝到良知當中,但也不是和良知、道德實踐全
不相干。格物致知的重點當然是在追求知識,但問題是如何求?所求
的又是什麼樣的知識?或者說以哪種知識為優先?儒家重視的知識基
本上是和修齊治平有關,也就是個人乃至社會的完善,至於大自然、
宇宙的奧秘,或者一般對於歷史、社會、文化的知識,不是都沒有意
義,但並非當務之急。既然是和修齊治平有關,實用性或者說實踐性
就非常重要,不僅要優先學習對家國天下有用、有幫助的知識,而且
是否確實有幫助,也要通過實際檢驗,不是空口說白話。「格物致知
」本身就是道德實踐或者說「行」的一環,從做中學,在家國天下的
真實情境中不斷驗證「知」的有效性,深化對「知」的理解,不是單
純地儲備、累積知識而已。格物致知追求的是一種實踐性的知識,也
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夠充分掌握,與一般的知識不同。〈大學〉說:「
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不是先學了一套教養孩子的知識、理論以
後才出嫁,就算預先學習一套知識、理論,也只是就一般狀況、統計
平均值而言,但每個人都有極大的個別差異,適合別人的未必適合自
己,要有用、有效還是要回到真實的情境中去驗證。「格物致知」指
的應該是這種知識,不是空談理論,一邊學習知識,一邊已經有良知
權衡判斷的作用在其中了。
「格物致知」或知識有相對獨立性,但又和良知、道德實踐密切
相關,可稱為「行中之知」。就外王或家國天下來說,當然需要許多
對外在事物的客觀知識。至於內聖修身層面,其實也涉及到對自身的
認識了解,如西方的生理學、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等,都是從不同角
度探討影響人類行為的眾多因素,深究起來也無窮複雜,對我們頗有
啟發性。但是不是一定要有這些知識?其實也未必。中國古人沒有這
麼多知識,修養不會比現代人差,因為修身最重要的是「誠意正心」
,也就是當事人的意願,沒有意願的話,知識再多也派不上用場。古
人的修養是從起心動念來說,知善知惡而在意念上為善去惡,也可以
說是一種廣義的「知」,只是「知」的對象不是外在事物,也不是身
體感官或大腦,而是心靈意識的自我覺察。這種內省的能力同樣需要
鍛鍊,傳統上稱為「工夫論」。起心動念同時也涉及到所處的環境,
心和境交互影響。一方面審時度勢,把握行動的時機,這屬於「行」
的一端;另一方面存養省察,保持心念的純淨,這屬於廣義的「知」
的一端。「誠意正心」也是知行、內外一體的,是「知中之行」。
--
因工作忙碌,有問題請上個人網頁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knuyangwen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25.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731455955.A.F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