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法葉防空升級計畫

看板 Military
作者 brigand (台灣加油)
時間 2007-09-08 13:23:31
留言 5 ( 2推 0噓 3→ )
防空升級計畫 防空是所有人公認康定級最需要強化的項目。事實上,當年法國並非拒絕出售拉法葉級所 需的海響尾蛇等防空飛彈系統,但我方由於報價太高而無法購買。海響尾蛇雖然跟海叢樹 一樣均採用八聯裝旋轉發射器,也同屬短程防空飛彈,但海響尾蛇與艦上戰鬥系統整合, 操作完全自動化,而且性能不斷在精進改良,故整體能力遠在海叢樹之上。消息指出我國 海軍在每年台法雙方舉行的「華璧會議」(應該是法製武器的售後服務項目)中,不斷要求 法國協助提升康定級的防空性能。由於中共近年持續研發或外購新一代柴電潛艦,故反潛 始終是我國海軍非常重要的業務,對以反潛偵搜見長的康定級自然是十分仰賴;為此,強 化康定級的防空能力是值得的,也是必須的。對軍事稍有關注的人,都希望康定級能換裝 射速快、沒有射擊死角且有助於降低雷達截面積的垂直發射系統(VLS)。拉法葉的原始設 計中,B砲位本來就預留安裝法國DCN的八聯裝Sylver A-43垂直發射器的空間(只需將此處 的隔艙板即可裝設),數量為二組共16管,可裝填Aster-15主動雷達導引短程防空飛彈。 法國原本希望在該國最後兩艘拉法葉級上配備ARABEL相位陣列雷達與16枚垂直發射 Aster-15飛彈的組合,但由於經費不足而繼續沿用先前的海響尾蛇防空飛彈。由於 Aster-15飛彈系統、Sylver垂直發射器所費不貲,加上近年法國與中共在政治上越靠越近 ,我國購得的希望實在不高。因此,近年康定級防空升級的焦點,便集中在中科院研發的 艦射版「天劍二型」飛彈了。 天劍二型本來是中科院為IDF戰機研發的主動雷達導引中程空對空飛彈,最大速度4馬赫, 最大射程80~90km。陸基/海基版垂直發射劍二的研發已經進行多年,最關鍵的技術是飛彈 發射後的向量控制(TVC)。一般垂直發射飛彈在升空後,都會先爬升至數百公尺高空,等 累積到足夠的速度使飛彈控制翼面發生作用時才轉向目標方位;然而,在面臨高速掠海反 艦飛彈時,傳統垂直發射方式將面臨緩不濟急的隱憂。為此,許多新型垂直發射短程艦載 防空飛彈如以色列閃電、法國MICA、歐洲Aster系列、美國海麻雀ESSM等都採用TVC或側向 噴嘴等技術,也就是在彈體後段增加一段具有向量推力噴嘴或側向噴嘴的加力段,使飛彈 射出後立刻轉向目標方位,以節省寶貴的反應時間。這種轉向技術是艦載版劍二開發的最 大難題,不過近年已經發展成熟。目前估計海劍二型擁有30km左右的射程(由於戰機發射 與艦射的空域、發射初速截然不同,相同彈體的表現也就會天差地別),最大速度4馬赫, 這樣一種全自動操作、能快速轉向且採用主動雷達導引的艦載防空飛彈與Aster-15大致上 是同級的。VLS方面,最初中科院朝著俄系艦載VLS的「冷發射」模式發展,也就是先以高 壓氣體將飛彈彈出發射管後才點火,主要好處是飛彈與發射管不必承受高溫高壓的熱焰, 相關部件的耐熱防火標準不用特別加強,技術容易且成本、重量較低,但萬一飛彈在空中 點火失敗就很有可能砸在垂直發射器上,釀成重大災難。後來劍二轉向西方慣用的熱發射 VLS系統發展,飛彈在發射管內便啟動推進器,直接靠著本身推力升空。 據傳海軍曾為康定級規劃兩種防空升級方案:第一個是向法國購買近年售予新加坡的相位 陣列雷達,並在法國的技術協助下與中科院的垂直發射型劍二飛彈整合;此雷達即為 Thales製造的Herakles輕型多功能相位陣列雷達,配備於新加坡的新型可畏級 (Formidable class)巡防艦上。第二種方案則是使用中科院研發的Poda相位陣列雷達與劍 二防空飛彈搭配,飛彈與雷達系統的整合由中科院負責。Poda是中科院近年來新推出的輕 型被動相位陣列雷達系統,陸基版可由悍馬車裝載,有效偵測距離達60km,能同時對多個 目標進行追蹤等級的精確射控,並且引導武器系統予以接戰。前述第一種方案由於政治因 素較難實現,將法國雷達與國造飛彈、射控系統整合也非易事,因此似乎只有全由中科院 掌握的第二方案才能實現。由於艦載版劍二型才初步研發完成,先前國內又無研發垂直發 射型艦載防空飛彈、艦載相位陣列雷達以及相關整合等經驗,所以海軍對此並沒有十足地 信心,故勉為其難地接受第二種方案。其實海軍也可以考慮向美國尋求彈種廣泛的MK-41 垂直發射系統,設法將劍二飛彈整合於其中(而不是從頭開發全新的VLS),或者直接購買 美製新型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如果選擇MK-41,還能考慮購入VLA垂直發射反潛火箭 ,讓康定級擁有遠距離反潛能力,不過如此系統整合勢必又得花上一番功夫,才能將不共 戴天的美、法裝備共治於一爐。 然而,海軍一方面準備接受劍二飛彈系統,卻要求將飛彈部署於類似反艦飛彈的傾斜式發 射箱,而不是牽涉到修改艦體結構的VLS;顯然海軍對中科院沒信心到了極點,不敢讓中 科院在他們的寶貝康定級上大興土木。固定的傾斜發射箱不僅限制艦身接戰時與飛彈的相 對角度(而且得祈禱飛彈「配合地」從同一個方向過來),也會增加雷達截面積(不過康定 級在裝備一身各式各樣雜七雜八裝備後,原先拉法葉的匿蹤光環恐怕已經降級到「棄之不 可惜」的地步了)。由於「VLS派」與「傾斜發射箱派」的歧見,康定級的防空升級案遂面 臨延宕。直到2005年2月海軍內部人事異動後,海軍出身的國防部長李傑適時介入,終於 做出了使用垂直發射系統的決定;但為了緩和「傾斜發射箱」派的反彈,在執行上又做了 一些折衷。在第一艘接受改裝的康定級上,海劍二仍將以傾斜發射箱的方式安置於甲板上 ,總共將部署四具四聯裝發射器於B砲位(以背斜方式布置),先行驗證飛彈與雷達系統的 整合、飛彈航行途中的資料鏈傳輸等。當一切驗證妥當,後續五艘康定級將跟進換裝,配 備的則是VLS。而中科院的Poda雷達則預定安裝於艦橋後方的一號桅杆上,此處目前安裝 的是木星二型長程對空搜索雷達,這表示改裝後木星雷達必須被放棄。這樣一套的艦載版 劍二防空飛彈系統,初估具有同時接戰8到9個空中目標的能力,將勝過先前我國海軍所有 的艦艇。不過Poda這種小型清量化相位陣列雷達雖然多目標追蹤能力與目標更新速率高於 傳統雷達,但有效使用距離遠不如將被其取代的木星二型雷達,不免讓人產生疑慮與感到 可惜。第一艘換裝劍二飛彈系統的康定級於2006年展開改裝,並在2008年完成作業。 平心而論,這種由發射箱過渡到VLS的過程根本是徒生枝節,因為相對於飛彈與雷達整合 這種一般性測試,隨便在哪一艘船、甚至陸地上都能進行,而VLS是否順利整合於艦體、 相關的消防耐熱是否符合標準、劍二飛彈的TVC是否能在發射初期完成轉向等,才是攸關 整套系統是否能順利在艦上運作的關鍵因素。即便首艘採用箱型發射版劍二的康定級測試 一切成功,在接下來照樣得面對VLS帶來的重大技術考驗,因此名義上此種看似「循序漸 進」的程序,只不過是把現在就要做的事情拖到以後,將所需的白老鼠從本來的一隻增為 兩隻(第二艘換裝劍二的其實是首艘換裝VLS的實驗品),平白無故地增加研發時程與成本 。事實上,最理想的測試方法是像美國、日本與中共一樣,使用一艘專職的測試艦來安裝 待驗證的系統,等一切安裝、整合、實地運作測試均圓滿完成後才正式裝上作戰艦艇;如 果直接調撥一艘現役戰備艦充當測試平台,不僅在測試期間減少海軍可用之兵,如果在測 試中發生意外更將使海軍平白折損兵力。當然,維持一艘專業測試艦需要額外的經費與人 力,以我國海軍的現況可能並不允許。箱型發射器的另一潛在優點,是能輕易而普遍地部 署於各種無法換裝VLS或無改裝價值的二線艦艇上;如果海軍打算「順便」研究這種箱型 發射版劍二,則應該與垂直發射版在同一艘艦體上進行。 -- I will strike down upon thee with great vengeance and furious anger, Those who attempt to poison and destroy my brothers! And you will know, my name is the Lord, when I lay my vengeance upon the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留言

a8017700 當初好像是要裝天劍一的艦載版 09/08 14:21 1F
a8017700 不過拉法葉那個噸位不知道能不能用VLS 09/08 14:22 2F
a8017700 大概最終還是會變成半埋式的 09/08 14:22 3F
kira925 @@這樣看眼睛好酸...可以麻煩排版嗎? 09/08 17:40 4F
mmalex 講的好精采 連我這種大外行都看的津津有味 09/08 18:51 5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