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推user1120: 可以跟BAE的Excalibur彈一起搭售呀...... 01/23 01:15
2F推Syokun: 這個炮塔會不會過重啊 01/23 01:35
3F→jimmy5680: 主要還是歐系裝備後勤會不會太麻煩呀 01/23 01:59
4F推wittmann4213: 說說罷了,捷克政壇內部對台灣的態度都南轅北轍了, 01/23 02:10
5F→wittmann4213: 現實狀況是陸戰重兵器除了美系其他都不用想。 01/23 02:11
6F推patentshit: 要維持長久DLC包的供應(雖說不見得滿意),其實就只 01/23 02:19
7F→patentshit: 能考慮美貨,歐貨的不是沒錢沒市場給DLC,就是政治 01/23 02:19
8F→patentshit: 考量根本不給 01/23 02:19
9F→fantasyhorse: 好看?看來只要國外都好看... 01/23 03:37
10F推Schottky: 雖然大家被法國嚇怕了,但捷克不是不能考慮呀 01/23 03:51
11F→Schottky: 荷蘭潛艦不是不錯嗎 01/23 03:51
12F推alwayshigh: 捷克有蘇聯時期的遺產,工業基礎底子可比我們紮實 01/23 03:57
13F→alwayshigh: 多了,光高倍徑砲管跟載台我們就一堆問題。偏偏美 01/23 03:57
14F→alwayshigh: 帝沒這類的成熟產品,當年南非那套也沒全學回來, 01/23 03:57
15F→alwayshigh: 真要搞美帝直接拿日本或猶太家的東西? 01/23 03:57
16F→alwayshigh: 而且這款感覺得比較像舊款DANA自走砲的改良版 01/23 04:03
17F推hungpeisheng: 那車尾卡在那車身又高補彈應該不好搬... 01/23 05:40
18F推hungpeisheng: 而且砲塔這麼大如果轉90度發射車子不會倒喔...感覺 01/23 05:42
19F→hungpeisheng: 也沒支撐架 01/23 05:42
20F→mmmimi11tw: 這側打的時候會翻吧 01/23 06:32
21F推OpenGoodHate: 主戰裝備還是要美系,但是國造裝備可以引進這底盤 01/23 07:21
22F→OpenGoodHate: 一些技術交流跟合作生產還有代理銷售可以互補配合 01/23 07:21
23F→nanozako: 要提外購劍龍級,就別忘了荷蘭在中共外交壓力下 01/23 07:39
24F→nanozako: 直接取消建造後續四艘潛艦的紀錄 01/23 07:39
25F→nanozako: 歐洲貨的問題一直不是品質,而是售後服務 01/23 07:39
26F推ARCHER2234: 說不定人家地盤的技術已經做出來不會翻了 01/23 07:56
27F推kdjf: 那不是底盤技術問題... 發射衝量和車身幾何一算就知 01/23 08:28
28F→kdjf: 道會不會翻,長緩衝有一點幫助但最多影響幾成 01/23 08:28
29F推colin1120: 側打肯定翻 肯定還是要像傳統自走砲一樣轉向再射擊 01/23 08:29
30F→colin1120: 看不太出這樣設計的考量是甚麼 01/23 08:30
31F推colin1120: 而且比起科幻感 我反而有種T-34/122的狗屁倒灶感 01/23 08:32
32F推fuhrershih: 這造型感覺就是舊俄時期廢棄軍工廠內會發現的古怪軍 01/23 09:09
33F→fuhrershih: 武將啊? 01/23 09:09
34F→ctw01: 感覺用輪式而非履帶 是否更符合國軍需求? 01/23 09:13
35F推peterlee97: 感覺重心怪怪的== 01/23 09:23
36F推Noback: 捷克自己的軍火工業跟蘇聯系統其實不太一樣,一百年 01/23 09:24
37F→Noback: 前就有相當好的底子 01/23 09:24
38F推Su22: 為什麼國軍當年沒跟南非買G5/G6砲? 01/23 09:29
39F→nanozako: 預算優先度,看看現在老陸還在用哪種拖砲就知道了 01/23 09:43
40F→nanozako: 拖砲都沒錢更新了,哪來的錢買輪型自走砲 01/23 09:44
41F推ARCHER2234: 感謝解釋 01/23 09:50
42F→MOONRAKER: 巡洋艦爆炸,砲塔掉到卡車上。 01/23 10:01
43F→MOONRAKER: 上面有提到Dana 沒錯這就像砲塔加大的Dana 01/23 10:03
44F→MOONRAKER: 底盤看起來也差不多 01/23 10:04
45F推nanozako: 北極熊:艦用AK-130砲塔+MAZ卡車底盤=A-222 讚 01/23 10:14
46F→kuma660224: 那轉彎半徑應該很誇張 也許不適合台灣 01/23 10:38
47F→kuma660224: 你看它示意圖都是東歐大草原 01/23 10:38
48F→kuma660224: 台灣比較想要短小輕巧的砲車 01/23 10:41
49F→kuma660224: 只有不需隨部隊機動的長程CM/ASM 01/23 10:42
50F→kuma660224: 台灣才會選擇機動彈性受限的長車體 01/23 10:42
51F推whitefox: 科幻感,一堆地方亂包一通其實是怕被反物資狙擊槍打 01/23 10:50
52F→whitefox: 中要害,雖然只傷一點皮毛,但卻整車如同廢鐵失去功 01/23 10:51
53F→whitefox: 用 01/23 10:52
54F→kuma660224: 中東歐平原應是不適合預置砲陣地掩體 01/23 11:03
55F→kuma660224: 所以他們想要包裹完善 取代工事陣地 01/23 11:03
56F→kuma660224: 防的是砲戰互轟時亂飛的破片 01/23 11:03
57F→kuma660224: 邊境沒有天險 就不適合固定工事據點 01/23 11:05
58F→kuma660224: 平原機動戰 可能基本挖坑土堆胸牆都沒 01/23 11:07
59F→kuma660224: 那薄甲是代替沙石沙包混凝土挖坑之類 01/23 11:09
60F→immmy: 去年軍火商說來中科院簡報Dana秒被洩密,就沒然後了 01/23 11:47
61F→immmy: 舊款有油壓伸縮腳架 新款不可能沒有 01/23 11:51
62F推wistful96: 捷克據說是原奧匈帝國工業重心之一工業底子很好 01/23 12:17
63F→wistful96: 但是這砲塔太大,很像是toyota貨車裝上坦克砲塔感覺 01/23 12:19
64F推mmmimi11tw: 捷克當時就是奧匈帝國的心臟,工業實力非常強 01/23 12:20
65F→mmmimi11tw: 捷克-斯洛伐克那一塊原本就是歐洲少數有鐵又有煤的 01/23 12:22
66F→mmmimi11tw: 地區,優勢很足 01/23 12:22
68F→mmmimi11tw: 終極火力欸 01/23 12:27
69F→linbasohigh: 鋼坦克 開起來 01/23 13:51
70F推JustinPai: 捷克20世紀初就是歐洲兵工廠了 01/23 13:55
71F→JustinPai: 那時候蘇聯根本都還沒誕生 01/23 13:56
72F→patentshit: 德佔期間也是德國重要的軍備產地,戰後還能出貨BF10 01/23 14:05
73F→patentshit: 9給新生的以色列 01/23 14:05
74F推patentshit: 這車看起來真的很像是重型起重機把吊臂換成砲管 01/23 14:11
75F推a1e: 這炮塔也太大了,會不會側面開炮到翻車? 01/23 15:31
76F推c222ssss: 38t跟後來的追獵者都是很不錯的捷克系軍工品啊 01/23 15:51
77F推verdandy: Skoda 還幫第三帝國代工過戰車 01/23 17:01
78F推ayaneru: ISIS:抄襲我們的toyota戰車 不排除提告 01/23 17:06
79F→patentshit: 那底盤應該就通用重型載具底盤,沒辦法提供艙室空間 01/23 17:18
80F→patentshit: ,砲、備彈跟駕駛以外人員都要塞在砲塔中,砲塔才會 01/23 17:18
81F→patentshit: 大的誇張 01/23 17:18
82F推Lofthouse: 納粹就看在奧匈時代留下的根基,開戰就直插捷-斯 01/23 17:38
83F推klub: 斯勾打:哼哼 你說我抄蘇聯這個毛沒長齊的後生晚輩 01/23 18:00
84F→klub: ? 01/23 18:00
85F推leo10: 捷克skoda就做奧凶帝國海軍炮起家的呀.... 01/23 18:44
86F→s971027: 這個重心有點危險的感覺 01/23 20:04
87F推jetzake: 講蘇聯遺產也太看不起捷克 人家當年至少跟德國平起 01/23 22:47
88F→jetzake: 平坐 納粹德國和蘇聯當年還都得捧著捷克供起來的欸 01/23 22:48
89F→drift024: 感覺就是個車載艦砲XDDD 01/24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