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推b777300: 很正常,很多媒體報導軍事新聞常常都是陸海空三軍搞01/25 00:09
2F→b777300: 不清楚01/25 00:09
3F推b777300: 之前看某台評論節目就是這樣,就隨便拉個名嘴出來01/25 00:14
4F→b777300: 評論軍事.....看了很無言01/25 00:14
反正現在對照30年前的第一次波灣戰爭/沙漠風暴,趨勢懶人包就是
1.戰鬥機能做的事情越多越好,多用途戰轟機是主流趨勢
2.飛不快的攻擊機逐漸變成非主流
3.沒有BVR能力或是只能射半主動雷達空對空飛彈的戰機逐漸變成非主流
4.可變翼機變少,而且越來越稀少
5.電戰和抗干擾能力、連網通訊功能、AESA雷達、匿蹤、超巡、協同無人機作戰都是重點
6.無人機很重要,30年前沙漠風暴時還沒辦法實現用大量無人機重創癱瘓敵人戰力的想法
7.無導引炸彈/火箭逐漸變成非主流,各種導引炸彈和空對地飛彈是主流
8.最好都模組化,方便生產和維修保養還有降低生產/維修保養成本
只是台灣媒體連這些懶人包都不去整理,科科
5F推b777300: 現在看線上名嘴能說說清楚軍事裝備的只有孝瑋,其他01/25 00:16
6F→b777300: 1、2個退役將官也只能評論戰略方向01/25 00:16
7F推patentshit: 大紀元的新聞很多看來都是無斷轉載來的,只有黑中共01/25 00:16
8F→patentshit: 的新聞才是原創01/25 00:16
9F→b777300: 非軍事的名嘴就...聽天橋底下說書的還比較清楚明白01/25 00:16
10F推b777300: 之前還看一個嘲笑老共航母不敢經過台灣海峽的...誰 01/25 00:19
11F→b777300: 會把自家精銳送到敵方槍口下?01/25 00:19
12F推b777300: 老共真要戰,一定南北、甚至東部外海各1、2個航母作01/25 00:21
13F→b777300: 戰群向外延伸形成封鎖線,誰會開到台灣周圍喂雄三?01/25 00:21
不要忘了,雄三發射載具(車,艦船等)也是中國戰轟機,地對地飛彈重點打擊目標
14F推b777300: 老共打來第一波一定先掃定點目標,雷達站+軍營+機01/25 00:42
15F→b777300: 場+港口+軍政大樓+火力發電廠+重要通訊設施,估計01/25 00:42
16F→b777300: 先來個3~5波短程彈道飛彈+遠程火箭彈+遠程反艦飛彈01/25 00:42
17F→overno: 戰機我只看他變型成機器人的能力01/25 01:02
18F→maniac0630: 第一波這麼多目標要射幾顆?會不會塞車?應該會舉世01/25 01:06
19F→maniac0630: 譁然吧 01/25 01:06
20F推jimhall: 波灣戰爭入侵科威特也是舉世嘩然,但還是拿下來了 01/25 01:20
21F推PolyC11H20: 科威特可沒有台灣海峽這個地理屏障01/25 02:26
22F推PolyC11H20: 除非解放軍已經把超時空傳送儀研發出來,不然01/25 02:32
23F→PolyC11H20: 戰前的大規模部隊調動一定會讓美台直接升高警戒01/25 02:32
24F推b777300: 調動部隊是可以慢慢操作的01/25 03:22
25F推Pegasus170: 調動部隊可以慢慢操作,集結點解放軍所消耗的糧食01/25 03:36
26F→Pegasus170: 飲水,排放出的糞尿可不是慢慢操作就可以解決的。01/25 03:36
27F→Pegasus170: 你把幾十萬人集中在一起,那個衛生與環境管理,會01/25 03:36
28F→Pegasus170: 跟敲鑼打鼓一樣醒目。01/25 03:36
29F→Pegasus170: 二戰諾曼第登陸,除了當科技因素以外,實際上就是01/25 03:39
30F→Pegasus170: 因為交戰狀態,登陸本身雙方都知道,只是德軍不知 01/25 03:39
31F→Pegasus170: 道確實地點,畢竟幾個候選點實際上距離都蠻開的。01/25 03:39
32F→Pegasus170: 台灣能登陸的點很少,很好猜。01/25 03:39
33F推Pegasus170: 而且慢慢操作會延長時間,那個糧食飲水及糞尿管理01/25 03:41
34F→Pegasus170: 會成為更醒目的指標。 01/25 03:41
35F推Pegasus170: 而登陸前的船團機團調度,會鮮明到不想看到都不可01/25 03:43
36F→Pegasus170: 能01/25 03:43
37F→Pegasus170: 回想之前德國豬排的補給笑話就知道了。01/25 03:44
38F推skyhawkptt: 樓上推文讓人好餓...︿( ̄︶ ̄)︿01/25 04:37
39F→Pegasus170: 嘿嘿,快點移民加拿大簽海軍志願役,每週五都是吃01/25 04:40
40F→Pegasus170: 到飽牛排大餐。01/25 04:40
41F→Pegasus170: 只是一段時間之後,週六都跑去哈利法克斯基地外的 01/25 04:42
42F→Pegasus170: 越南餐廳吃清爽的湯麵。 01/25 04:42
44F→ejsizmmy: 其實戰機走多用途模式可以追溯到二戰了01/25 08:24
45F→ejsizmmy: 印象最深刻的是Me41001/25 08:26
46F→ejsizmmy: 可以戰術轟炸、可以當戰鬥機、可以夜戰01/25 08:26
47F→ejsizmmy: 戰鬥機的規劃比較特別,叫驅逐機01/25 08:28
48F→ejsizmmy: 不過有點還是要分享,A10儘管每天喊著想換,但是因01/25 08:33
49F→ejsizmmy: 為實在太便宜所以還是繼續用著....01/25 08:33
50F推hazel0093: 大紀元有點在轉型變成美媒了,他的海外新聞尤其是01/25 09:43
51F→hazel0093: 美國線,駐的記者很多,而且報導數量也越來越多01/25 09:43
52F推mmmimi11tw: 吃到飽牛排感覺很厲害欸 01/25 09:48
53F推awhat: 吃到飽牛排太讚了吧01/25 10:11
54F→yamatobar: 我也想吃01/25 10:11
55F→maniac0630: 簽下去就對了!(被拖走01/25 10:28
56F推Horse129: 大紀元喔XD 01/25 12:34
57F→kuma660224: 二戰的雙發多用途機只是點綴 不是趨勢01/25 12:55
58F→kuma660224: 主要還是早期認為單發太短腿 無法護航01/25 12:55
59F→kuma660224: 搞了雙發 動力翻倍就自然想多點用法01/25 12:56
60F→kuma660224: 但常被單發機打臉...01/25 12:57
61F→kuma660224: P51問世甚至連雙發長腿飯碗都搶走01/25 12:58
62F→kuma660224: 冷戰則飛機飛官都是消耗品 拼海量01/25 12:59
63F→kuma660224: 飛機超多就不用在意啥1機多用途 01/25 12:59
64F→kuma660224: 60年代美軍有2萬多架各式飛機 01/25 13:02
65F→kuma660224: 不用含盟友附庸軍的飛機 光靠自己01/25 13:02
66F→kuma660224: 就是對手幾倍數量01/25 13:03
67F→kuma660224: 不用1架當3架用,甚至可奢侈的01/25 13:04
68F→kuma660224: 3架不同任務當1架用 分工更明確.01/25 13:04
69F→kuma660224: 打消耗戰更有利.01/25 13:05
30年前沙漠風暴時,美國機隊的數量也高過現在
※ 編輯: yamatobar (223.137.100.205 臺灣), 01/25/2021 13:17:41
70F推Pegasus170: 直接上牛排,不解釋: 01/25 15:32
72F→Pegasus170: cb.405916316635801/405916139969152/?type=3&sour 01/25 15:32
73F→Pegasus170: ce=48 01/25 15:32
75F→mmmimi11tw: 可以挑部位嗎XD 01/25 17:15
76F噓rodion: 怪了 誰說寫的文章就一定得外行人看不懂的? 到底 01/26 16:53
77F→rodion: 哪裡來的莫名優越感啊? 01/26 16:53
78F噓rodion: 難道原PO不認得"科普"這兩個字? 01/26 17:33
79F推slcgboy: 德國豬排笑話該不會是"這禮拜的豬排沒上禮拜好吃" 01/27 19:28
80F→slcgboy: "胡說八道 這就是上禮拜的豬排!" 01/27 19:28
81F→verdandy: 乾式熟成的概念 01/28 11:02
82F→Pegasus170: 那個是補給的笑話,德國軍艦的噸位多半是用來應付 01/29 00:52
83F→Pegasus170: 自給自足的後勤及任務需求。 01/29 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