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窮奢極欲-台灣糧食自給率連年下降,遠輸

看板 Military
作者
時間
留言 172則留言,47人參與討論
推噓 41  ( 42推 1噓 129→ )
討論串 6
不知道有無軍武點,分享一下糧食這個戰略物資在台灣的現況 首先所謂的糧食自給率,絕大多數都是由米構成的, 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學農的都這樣稱呼,黃、玉是飼料和榨油主力,小麥是人吃的)的 部份幾乎完全仰賴進口,平均起來就是30%左右。 再來必需建立一個觀念 台灣小農制度加上機械化程度低 不管生產什麼糧食,成本都無法跟進口競爭, (成本甚至差十餘倍) 即使面積最大的米也不例外 糧食自給率為何由米構成呢? 主要是長期台灣農民只會種米, 而且產業鏈臻於成熟,所以我們常開玩笑 說現在種稻只要打三通電話就搞定了 打電話請代耕業者翻土、插秧和收獲就行, 而且多年來農委會一直無法輔導農民轉種其他作物(原因後敘), 而公糧收購據監察院報告, 107年收購費用達到最高峰100多億(每年), 而每年倉管費用幾乎快達3億(米不是入倉就沒事) 你各位就知道了 這種違反市場機制的代價是很高的 至於爲什麼不能轉作黃小玉,讓糧食自給率平衡一些呢? 農民也不是沒試過,以種小麥來說好了 代耕業者既不知道怎麼收,也沒有適合的機具(跟收米的機具不同) 就算有人知道怎麼收好了,他也不知道要銷給誰?通路根本不存在 政府嗎?政府在這塊沒什麼完整的配套 農民改種兩次覺得麻煩,自然回去種最簡單的水稻 綜上,糧食自給率的不平衡 並不是到時候大家改吃米就解決了 還有雞鴨豬魚的飼料斷料 和食用油原料斷料(涉及食品加工)的問題 問題其實並不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157.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69741499.A.1C0.html
1Fhahabis: 感謝分享 11/30 01:11
2FSunnyBrian: 推,這才是我想看的 11/30 01:12
3Fandey: 就算黃小玉供應鏈做出來..蛋白質供應也不可能穩定 11/30 01:13
4Fandey: 台灣產量沒辦法穩定飼料需求 11/30 01:14
5Fjetzake: 資本主義的做法其實是蓋個夠大的倉庫 買更大的量 11/30 01:19
6FBigLargeBoss: 台灣黃小玉基本上進來多是飼料用途 但是單純稻米而 11/30 01:19
7FBigLargeBoss: 言真的不用擔心不夠人類吃 11/30 01:19
8Fjetzake: 反正你只是要用的時候要有得用 沒那麼複雜 11/30 01:19
9Fjetzake: 別人會做會賺錢 那就讓他去做 不要跟市場對著幹 11/30 01:20
10Fjetzake: 另外 小麥這個台灣確實不適合 黃豆玉米是都有在種 11/30 01:23
11Fjetzake: 要人家擴大產量也不難 老實的拿錢去買就行 11/30 01:23
12Frtwodtwo: 啊你都知道違反市場機制代價高 你還執著代價更高的 11/30 01:24
13Fkane1017: 有些地方農會水很深,真的不好說。 11/30 01:24
14Frtwodtwo: 雜糧黃小玉 不覺得矛盾嗎 11/30 01:24
15Ftony121010: 黃小玉都是經濟作物,你大量生產還是拼不過進口貨 11/30 01:25
16Fsnownow: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41011 其實必 11/30 01:25
17Fsnownow: 要的時候米也可以拿來當飼料啊,只是現在不合成本& 11/30 01:25
18Ftony121010: 勢必要政府大量補貼,然後美國爸爸等就會不爽了 11/30 01:25
19Fsnownow: 餵出來口感不好而已,戰時沒得挑就餵囉 11/30 01:26
20Frtwodtwo: 戰備庫存一直都有 打仗了還管啥食品加工廠?? 11/30 01:26
21Fsandyfanss: R大息怒,我只是點出自產和進口的兩難 11/30 01:28
22Fjetzake: 也不見得要補貼啦 比如台灣產的黃豆都到哪去了? 11/30 01:28
23Fjetzake: 答案是還沒乾透就摘下來煮熟賣到日本當下酒菜 11/30 01:28
24Frtwodtwo: 還是你覺得要打8年抗戰? 打8周 日韓就受不介入了啦 11/30 01:28
25Fjetzake: 你要他擴大產量簡單啊 就拿錢去買不用那麼多毛 11/30 01:29
26Fkuma660224: 原 po有點搞錯 沒人會是因為小麥利潤更差 11/30 01:29
27Fkuma660224: https://reurl.cc/913pzj 11/30 01:30
28Fkuma660224: 今年是俄烏戰爭才導致小麥價追上稻米 11/30 01:30
29Fkuma660224: 平時的小麥每噸是超賤價的 11/30 01:31
30Fsandyfanss: 自產成本高到不會有人建通路買機具,確實如此 11/30 01:35
31Fkuma660224: 再加上畝產 稻米也是贏小麥或其他糧食 11/30 01:35
32Fkuma660224: 所以畝產少 又賤價的東西 農民不要 11/30 01:35
33Fkuma660224: 自然代耕代種代收的也沒市場沒興趣 11/30 01:35
34Fkuma660224: 這是市場機制 11/30 01:36
35Fkuma660224: 不是因為沒人代o代x所以不種 11/30 01:36
36Fkuma660224: 那講反了 是因為沒人要種賠錢貨 所以沒代o代x 11/30 01:37
37Fkuma660224: 稻米雖然成本高 但好歹產能價格都遠高於其他 11/30 01:37
38Fkuma660224: 所以加上政府補貼扶持 勉強還能賺 11/30 01:38
39Fjerrylin: 黃小玉業者都有很多庫存 放心 11/30 01:38
40Fjerrylin: 美國要運進來 我也不認為中共敢打 11/30 01:38
41Fkuma660224: 就算政府平時同樣補貼 小麥太便宜還是會賠 11/30 01:39
42Fkuma660224: 所以除非戰時經濟 用特別預算超大力補貼 11/30 01:39
43Fjerrylin: 封鎖台灣是假議題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同意 11/30 01:39
44FBigLargeBoss: J大說的是毛豆吧? 11/30 01:39
45Fkuma660224: 才會有國產小麥種植生態系 11/30 01:40
46Fjerrylin: 又不是只有台灣的船走台灣海峽 11/30 01:40
47FBigLargeBoss: @Jetzake 11/30 01:40
48Fkuma660224: 有豐厚利潤自然有服務能量 不要低估農業 11/30 01:40
49Fkuma660224: 現狀這樣其實是市場機制最佳解 不是懶 是錢 11/30 01:41
50Fkuma660224: 市場機制自然選畝產高 均價高 11/30 01:41
51Fkuma660224: 因為大家不是白癡 誰都想穩定多賺 11/30 01:42
52Fkuma660224: 俄烏戰爭影響也不會是永遠持續 11/30 01:42
53Fkuma660224: 最終還是要面對現實 長期價格產能就是那樣 11/30 01:43
54Fkuma660224: 在平時補貼有限情形下尊重市場 11/30 01:43
55Fkuma660224: 你若肯用三倍契約價買小麥 就會有農民肯幫你種 11/30 01:44
56Fkuma660224: 3倍搞不好不夠多... 11/30 01:45
57Flain2002: 打電話請人翻土、插秧和收獲,然後政府要負責給我錢 11/30 01:46
58Fkuma660224: 是市場有利潤才能變成專業分工 11/30 01:47
59Fkuma660224: 分工做不起來就是利潤太慘 應該這樣想 11/30 01:48
60Fkuma660224: 小麥大豆其實都是畝產不佳 噸價也不佳 11/30 01:49
61Fkuma660224: 但用水少 適合土地多到不用錢的遼闊國家 11/30 01:50
62Fkuma660224: 你覺得稻米好種 只是因為它行情較好 11/30 01:51
63Fkuma660224: 反而形成專業分工生態系 11/30 01:51
64Fkuma660224: 能精耕到畝產很高 用同樣小面積最大收益 11/30 01:51
65Fdalyadam: 黃豆用水量很高吧 11/30 01:57
66Fjetzake: https://i.imgur.com/xvIX1Jg.jpg @BigLargeBoss 11/30 01:57
67FBlackCoal: 推 11/30 02:15
68Fkuma660224: 你的高是跟”水”稻比嘛? 11/30 02:16
69Fdos01: 我覺得這篇忽略了品種跟氣候的問題 很多東西不是 11/30 02:29
70Fdos01: 不種 是種不起來 或者種起來不好吃 11/30 02:29
71Fdos01: 像是台灣種的櫻桃跟奇異果都超難吃 11/30 02:29
72Ffirstlast: 我記得雜糧作物的用水量好像只有水稻的十幾分之一 11/30 02:48
73Ffirstlast: 到幾十分之一,用水量完全無法比,所以好像只要缺 11/30 02:48
74Ffirstlast: 水,農委會都會要求改種雜糧 11/30 02:48
75Fsha09876: 台灣米價全球前幾名,政府不要補助讓米價跌爛,農 11/30 02:48
76Fsha09876: 民就會去學其他作物的種植了(別打我我亂講的 11/30 02:48
77Fcanon15167: 不光是生產成本問題 美國對糧食出口的補貼極為豐厚 11/30 02:54
78Fcanon15167: 台灣進口黃豆價格比美國本地食品廠買黃豆成本價還低 11/30 02:54
79Fcanon15167: 美國當地的豆腐豆漿等都是台灣的三倍價以上 11/30 02:54
80Fdos01: 豆漿豆腐不太一樣 畢竟還有當地的物價跟人力問題 11/30 02:57
81Fdos01: 而且那東西本來就不是美國主流食物 不是主流的東西 11/30 02:57
82Fdos01: 本來就比較貴 像是珍奶就貴好幾倍的樣子 11/30 02:57
83Fcanon15167: 美國500萬華人+35萬留學生 還有龐大的素食潛在市場 11/30 03:23
84Fcanon15167: 市場應沒小到豆腐貴三倍 工廠生產人力成本不是主因 11/30 03:24
85Fcanon15167: 另外像白米五花肉這些美國人不吃的也沒比台灣貴 11/30 03:24
86Fryaninscu: 又不是所有華人跟留學生都在喝豆漿和吃豆腐。而且 11/30 03:32
87Fryaninscu: 一盒超市的豆腐平均兩塊多美金,有貴到哪? 11/30 03:32
88Fshawncarter: 推專業分享 11/30 04:00
89Fjetzake: 所謂「台灣進口黃豆價比美國食品廠買黃豆還便宜」 11/30 04:51
90Fjetzake: 會不會只是批發和零售的價差 或是食品法規的差別呢? 11/30 04:51
91Fjetzake: 比如說 食品標準和飼料標準的黃豆本來就不一樣之類 11/30 04:52
92Fjetzake: 這種片段的資訊通常是值得稍微推敲一下的 11/30 04:53
93Fjetzake: 豆腐豆漿很貴 有可能是貴在必須冷藏輸送的成本上 11/30 04:55
94Fjetzake: 或者必須在銷售點附近小量生產 人力成本就拉上來 11/30 04:56
95Fjetzake: 美國就地廣人稀 長程即時運送的運費很嚇人 11/30 04:57
96Fjetzake: 不是台灣這種便利商店物流車每天都在跑的等級可以比 11/30 04:58
97Fcruise: 我在美國買到的池上米比日本壽司米更貴,豆腐貴 11/30 05:31
98Fcruise: 有很多因素,市場除了看總量也要看密度,美國很大 11/30 05:32
99Fcruise: 幾百萬人分一分密度還是遠遠不到台灣的經濟規模 11/30 05:33
100Fcruise: 例如Costco買4盒6鎂的豆腐就不會比台灣貴太多了, 11/30 05:34
101Fcruise: 原因是Costco物流管理的能力遠超過其他業者 11/30 05:35
102Fcruise: 豆腐只放到亞洲人密度高的區域,常常賣到缺貨 11/30 05:37
103Fctes940008: 台灣土地太小/太分散,要種黃小玉得歐美農業大國。 11/30 06:22
104Fletmesee3085: 不能改吃米,還有海鮮可以撈,嘻嘻 11/30 06:58
105Fchewie: 推 11/30 07:04
106Flecheck: 日本情況如何? 11/30 07:34
107Fsaviora: 你改種黃小玉補助鐵定要給更多 價格根本打不過國外 11/30 08:39
108Faragorn747: 其實就是單一品項拉低整體數據而已 11/30 08:42
109Faragorn747: 被這yt頻道講的台灣要滅亡了,看那邊留言真的會吐 11/30 08:43
110Faragorn747: 血 11/30 08:43
111Fgogoegg: 玉米種的人還不少 但黃豆和小麥就真的不行 11/30 08:47
112Fgogoegg: 玉米就直接種來吃的那幾個品種 不是作飼料的 11/30 08:51
113Fbalius: 日本糧食自給率:https://reurl.cc/DXlXed 11/30 08:54
114Fbalius: 日本還是有北海道肉王國才撐得起這個數字,北海道的 11/30 09:08
115Fbalius: 黃小玉產量都是日本第一 11/30 09:08
116Fjyekid: 要種黃小玉取代現有部分進口要砸大錢唷 鼓勵農民的 11/30 09:18
117Fjyekid: 錢跟比照進口收購價 11/30 09:18
118Fayaneru: 台灣種玉米才簡單吧 灑下去根本不用顧 11/30 09:19
119Fayaneru: 直接賣農會做飼料 11/30 09:20
120Fjyekid: 但能不能像進口那麼便宜 品質穩定 持續供貨又是另 11/30 09:32
121Fjyekid: 一回事 11/30 09:32
122Fjyekid: 一個颱風來可能就沒了 整套養殖sop早就鎖死路徑 11/30 09:33
123Fchantilas: 長知識了 11/30 09:35
124Fjyekid: 多數人不可能為了可能發生的戰爭讓現在的肉價上漲 11/30 09:38
125Fjyekid: 然後看到政府砸預算在雜糧自給率又痛罵浪費或是圖 11/30 09:38
126Fjyekid: 利某些人 11/30 09:38
127Fgeordie: 台灣種的毛豆(黃豆)都賣給日本了啦 11/30 09:46
128Fjyekid: 經濟作物啊 賺錢的而且是日本跑來台灣找人找地要求 11/30 09:51
129Fjyekid: 品質 11/30 09:51
130Fkuma660224: 全球化就專業分工 便宜農雜糧讓便宜奴工做 11/30 10:03
131Fice4564: 玉米好像是轉作的作物之一 11/30 10:03
132Fkuma660224: 富國有一定程度幾個月安全存量或替代方案就好 11/30 10:03
133Fkuma660224: 要做什麼都要考慮經濟效益 11/30 10:04
134Fjyekid: 如果台灣要拉高黃小玉 最終還是要像稻米一樣補貼收 11/30 10:15
135Fjyekid: 購 進口的又大又便宜供貨穩定 11/30 10:15
136Fevilcherry: 台灣環境種米有利,但首先應該先將民間土地共一下產 11/30 10:16
137Fevilcherry: 現代農業要追成本和產量唯一方法就是資本集中及機械 11/30 10:17
138Fevilcherry: 化作業,而這不是分散小農可以追上的 11/30 10:17
139FZuiho: 這有現實困難 禁止農地非農用都已經在某些方面帶來 11/30 10:51
140FZuiho: 這次選舉慘敗 不可能共 11/30 10:51
141FZuiho: 某些方面來說推動青農轉精緻化就是順應現況 既然不 11/30 10:52
142FZuiho: 可能拼量壓價 就反過來走精緻高價 11/30 10:52
143FZuiho: 所以拼有機之類 11/30 10:52
144Fb160160: 推 11/30 11:23
145Fdz01h: 所以糧食戰備的部分重點應該放在倉儲運輸不是自產 11/30 11:49
146FMystiera: 有利可圖的話沙漠海岸都可以種油芒 11/30 12:02
147Feagerlover: 推 11/30 12:16
148Fkuma660224: 像中國封城挨餓與糧價暴衝 也不是缺糧 11/30 12:25
149Fkuma660224: 而是配給運輸完全胡搞 運個貨就紅碼 11/30 12:25
150Fkuma660224: 大門封死 不讓你去市場 各種神奇操作 11/30 12:26
151FPixis: 推個 11/30 12:27
152FPixis: 農業真的難做阿 11/30 12:27
153Fkuma660224: 完全不求效率 是官僚貪腐要賺錢 11/30 12:27
154Fsuntex01: 美國整體物價本來就比台灣高三倍,豆腐貴三倍很意外 11/30 13:26
155Fsuntex01: 嗎? 11/30 13:26
156Fcwjchris: 美國食物絕對比台灣便宜好嗎 11/30 13:52
157Fcwjchris: $20美金的自助餐就有生蠔和松葉蟹吃到飽,台灣2000 11/30 13:53
158Fcwjchris: 台幣的自助餐都不給生蠔 11/30 13:53
159Fyuzuki: 只是如果要從頭培養黃小玉的產銷,成本會更高吧 11/30 13:53
160Fdz01h: 所以最經濟的作法是增加倉儲量,緊急時能扛過去就好 11/30 14:02
161Fcanon15167: 大部分食材都跟台灣相當或更便宜啊 比如1.5鎂/磅的 11/30 14:23
162Fcanon15167: 梅花肉 0.8鎂一支的大雞腿 蔬菜海鮮貴一些 11/30 14:24
163Fcanon15167: 不過外食價格就很高 之前出去點一個12鎂的pulled 11/30 14:24
164Fcanon15167: pork bowl 跟台灣40塊的滷肉飯87%像 吃都吃不飽 11/30 14:24
165FMystiera: 整體物價三倍不知道是雲美國人還是雲台灣人www 11/30 14:54
166Fcincytwboy: 台灣要怎麼種小麥?農作物不是想種就長的出來,長的 11/30 17:45
167Fcincytwboy: 好。 11/30 17:45
168Flbowlbow: 那個,食材你也要看產區的好嗎…… 11/30 17:45
169Fkuma660224: https://reurl.cc/913a5v 11/30 18:28
170Fkuma660224: 台灣小麥是特挑培育的耐熱種 11/30 18:29
171Fkuma660224: 只是因為成本產能拼不過外國麥與本土稻米 11/30 18:29
172Fkuma660224: 面積非常少 因為要尊重市場機制 11/30 18:30

military 最新熱門文章

31 Re: [情報] 情報數則
63 military 2022-11-30 14:10
21 Re: [情報] 情報數則
47 military 2022-11-30 10:14
40 Re: [情報] 情報數則
72 military 2022-11-30 01:5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