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大學》的誠意工夫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大學‧傳之六章〉)
〈大學〉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經文說「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屬
於內聖工夫,齊家、治國、平天下屬於外王工夫,修身是連接內聖外
王的關鍵。就內聖、心性修養工夫來說,格物、致知屬於知的一面,
誠意、正心屬於行的一面,儒學是實踐的學問,誠意正心尤為關鍵。
「意」一般來說是指人的意念,意念是紛亂複雜的,王陽明先生
說:「有善有惡意之動」,意念有正有邪,並不純然都是善的。但〈
大學〉並不從現實上人心中紛雜的意念著眼,而是講「毋自欺」。「
自欺」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欺騙,一種是欺凌,總之是通不過良心的
檢驗,要嘛是經過掩飾包裝,將自私的意念合理化,以免受到良心批
判。要嘛是私意、私欲的力量太強大,壓制、蓋過了良心的要求。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是以人的感官經驗做類比,嗅覺和視覺
對於氣味和顏色都是直接反應、不假思索的;同樣地,良心對於善惡
的取捨判斷也是最為神妙,憑直覺就可以感應到。之所以會判斷失準
,是因為「自欺」的緣故,不是良心本身有問題。這並不是說良心是
身體或大腦的一種能力,依照孟子的說法,心屬於大體,身(包括大
腦)屬於小體,兩者分屬不同層次。〈大學〉只是取「直覺反應,不
假思索」這一項相同之處來做類比而已。
「自謙」是自我滿足之意,也就是從內在意念到外在行為,皆能
夠符合、滿足良心的要求,不受虛妄的意念和欲望所欺騙或壓制,良
心能夠充分舒暢地呈現。最後歸結到「慎獨」,「獨」是「人所不知
而己所獨知之地」,關連到本章的主題──誠意,「獨」應該是指心
中的意念,別人不知道,自己卻清楚明白。人先有內在意念才發為外
在行為,因此要在源頭上做工夫,謹慎地審視自己的起心動念。
為什麼「誠意」的重點不在人心中紛雜的意念?我個人的看法是
:人之所以不能為善去惡,主要原因是內在的而非外在的。人當然可
以設計種種制度、規範來約束自己和別人的行為,但人是有很多小聰
明的,任何規範都是參考,關鍵時刻不見得會遵守照做,總會找各種
藉口、理由為自己開脫,也就是前文說的「自欺」。但人又有大智慧
,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行為有了一些偏差又會感到內疚不安,
因此導致人心的矛盾,總是反反覆覆,起伏不定。如果將注意力集中
在外在行為,等犯錯以後再辯解或是想彌補、挽回,其實都已經晚一
步了,不能真正解決問題。「誠意」是要開發出人內在具備的根源性
動力,以高標準要求自己,知道什麼是對的就堅持不動搖,從源頭開
始盡量減少問題,就不會有後續的麻煩,才是最簡潔有效的方式。
--
因工作忙碌,有問題請上個人網頁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nknuyangwenl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00.21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732794089.A.B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