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錢、渡來、模鋳、撰銭、經濟社會
錢與歷史經濟社會密不可分
日本史中講到錢,非常有代表性的就是織田信長用在永樂通寶旗印上的永樂錢
以下內容時序主要基於日本銀行金融研究所貨幣博物館的日本貨幣史年表
並參考貨幣史研究会・東日本部会の記録、函館学等論文、資料加註補充,但會略很大
無文銀錢流通,有私鑄說也有國家發行的可能說
683年 『日本書紀』天武十二年四月十五日條,今後只能使用銅錢禁止使用銀錢之詔
江戸時代發行的刊本,就有沒列在皇朝十二銭之中的富夲銭登場
二戰後各地的遺跡調查也零星發現富本錢
1998年在飛鳥池遺跡(奈良明日香)出土了大量的富本錢鑄造半成品
被認為是七世紀後半,比元明天皇(43rd) 更早的天武天皇(40th) 時代的產物
在更古老的遺跡中發現的「無文銀銭」,也在飛鳥池遺跡中以裁斷的狀態出土
因此可以確定上述詔中提到的銀錢為無文銀錢
※ 富本錢是否有進行流通存疑,但本篇略過
694年 史料上初見任命鑄錢司
708年 據稱在武蔵国秩父發現了銅塊(和銅、即日本初國產銅)並獻上朝廷
隔年女帝元明天皇改元和銅,同年鑄和同開珎(和銅開珍)為皇朝十二錢之始
※ 感覺是跟祥雲、靈龜類似的御都合創作
709年 禁止私鑄銀錢(記錄初見,以後私鑄記錄頻出)。廢止銀錢
※ 顯示私鑄在當時是容易的,暗示了在政府工房之外也經常進行的可能性
710年 禁止使用銀錢
711年 定穀6升=錢1文
712年 定稅(調庸)的布與錢貨交換基準(布1常=錢5文)
中國古代八尺為尋,倍尋為常。1常=2尋=16尺。尋常(平常、普通)之語源
日本自奈良時代布的規格單位包括「端、段、常、匹」代表的長寬曾多次改變
據研究7世紀創造的長1丈3尺=1常的常布,是錢幣流通前表示價值體系的基礎
推測通過倍數化常布決定調布的「端」及庸布的「段」的格規
日本的律令制中,通過將調布作為物品價值的基準,庸布作為勞動量的基準
構築了以常布為中心的布的價值體系
然而隨著新的錢幣發行和流通,新的價值體系出現,導致常布的歷史終結
因此調布的「端」及庸布的「段」單位也在調庸制的調整過程中進行規格變更
唐制5丈為1端,日本大化改新詔定1端=4丈
大寶令賦役令中,1丁分調布2丈6尺合併為2丁分,布的規格定為1端=5丈2尺
幾次變更至養老年間定為,端=長4丈2尺、段=長2丈8尺。3:2,幅均2尺4寸
由於沒有法制史料提及標準,有學者認為「段」可能是種分段計量
具體來說可能表示「端」或「疋」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單位
在10世紀「端」與「段」間區別曖昧,11世紀後區別消失「端」和「段」混用
中近世布1疋=2反,反=端
730年 生產和同開珎的長門鋳銭司(長登銅山)首次出現在史料
※ 在東国發現和銅,卻在西国挖銅造錢
749年 陸奧国獻上日本國產金
758年 藤原仲麻呂(恵美押勝)被授予製造錢貨的權利
760年 約半世紀後第二代的銅錢萬年通寶及金錢開基勝寶、銀錢大平元寶發行
金銀銅錢間的兌換率定為金1:10銀1:10銅,金銀錢流通性的問題在此略過
重點放在同為銅錢的萬年通寶(新錢)被定為一枚交換和同開珎(舊錢)十枚
萬年通寶短暫發行後鑄造中止,是新舊錢間的兌換率造成了混亂
還是主導發行的仲麻呂敗亡的影響,不太明、在此也略過
764年 藤原仲麻呂(恵美押勝)之亂
765年 二代目發行五年後,接替的三代目神功開寶發行,被定為等值二代目萬年通寶
779年 記錄見和同開珎・萬年通寶・神功開寶三種銅錢等值
794年 遷都平安京
796年 四代目隆平永寶發行,定1枚對換舊錢10枚。舊錢預定日後廢止
798年 禁止蓄錢
808年 舊錢廢止計劃中止
818年 五代目富壽神寳發行,自此日本朝廷官鑄的錢幣品質開始更明顯的下降(大小)
821年 富壽神寳年產5670貫文,之後銅採掘量下降
回收舊錢重鑄一時增加至年產11000貫文
825年 長門国的長登銅山停止,負擔自和同開珎到富壽神寳五種銅錢發行的任務結束
鑄錢司移至周防国,接續未來皇朝十二錢中剩餘七種銅錢的發行任務
835年 六代目承和昌寳發行
838年 最後派出的遣唐史
842年 承和昌寳的年產3500貫文
848年 七代目發行 ※ 開始進入錢貨衰退期
859年 八代目發行
867年 禁止畿外蓄錢
867年 貞觀入寇,新羅海賊入侵博多
870年 九代目發行
890年 十代目發行
894年 停止遣唐史
907年 唐朝滅亡
第一十代目延喜通寶發行,在官鑄錢中品質數一數二爛,能認出鑄文的極為罕見
成份幾乎全是鉛已難稱為銅錢,皇朝十二錢中現存數量最多因為沒有破錢的價值
※ 破錢。將錢熔化利用的行為,主要是回收銅等有價值的金屬
958年 十二代目乾元大寶(軋、田=日)發行,同樣成份也幾乎全是鉛
959年 將新造的錢奉獻給伊勢神宮等11社祈求流通(順利)
960年 北宋建國
984年 禁破銭令。人們對錢幣的不信任加深,成色好的舊錢被破而新錢難以流通
986年 向諸社諸陵祈禱錢的流通
987年 仗座定申上賀茂神社禰宜獻上在該社鳥居旁挖出的一代目~三代目古錢782枚
召神祇官・陰陽寮占卜古錢能否拿來通用
https://www.digital.archives.go.jp/img/4018718 p. 7
向十五大寺祈禱錢的流通
https://i.imgur.com/7Bjidys.png
含銅量漸漸下降,一代目和同開珎分古跟新,新的開始變薄偷成色與重量
二代目的萬年通寶在銅錢中直徑、重量最足
五代目起直徑重量更加明目張膽的縮水
據說六代目雖也爛但大小重量被後幾代當標準
如前述,隨著銅產量減少,錢幣成分中鉛比例開始增加且逐漸小型化和劣質化
劣幣開始被人們避忌,錢幣的信用也隨之喪失
且發行新幣間隔過近還還毎毎「一以當舊之十」貶舊錢價值為新錢的十分之一
這行為有可能把鑄幣當生意還想確保發行新錢的利益,回收舊錢為新鑄錢的材料
但這加劇通膨與市場對錢的不信任,寧可破錢也不會願意被賤價回收
最後發行的兩代鉛錢完全破壞了人們對錢的信任
有評道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的統治階級缺乏經濟與貨幣關係的知識
無法解決也不明白錢流通不良的原因,毫無辦法只會四處求神
而且記錄顯示在上述占卜挖到的古錢能否流通的同時,也占卜了可否發行新錢
從意圖推動發行新錢的角度來看,發現古錢本身就是一種作假行為
※ 十二代目流通難,為了問能否發行新錢而偽裝發現古錢
最後日本朝廷放棄了製造錢幣,日本古代的錢幣流通在10世紀末衰退
TBC……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ミ‵ω′)\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251.1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ringState/M.1717868884.A.68C.html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