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台灣校園由學生負責清潔的不合時宜的現象
在台灣,小學與中學普遍要求學生負責校園、教室、廁所等設施的日常清潔工作。這些清
掃活動每天安排兩至三次,一週五天,整個學年持續進行,甚至在寒暑假還要求學生返校
打掃。這一傳統雖然源自於生活教育的理念,旨在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和責任感,但隨著
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勞動法的進步,這種做法引發了對於其合理性、合法性和對學生權益影
響的質疑。
1. 學生清潔工作是否違反勞動法?
根據台灣的《兒童及少年勞動法》,未滿15歲的兒童原則上禁止從事任何形式的勞動,無
論是全職或兼職工作。然而,學校的清潔活動並不被視為有酬勞動或商業行為,從法律上
不算違法。然而,法律的「灰色地帶」並不代表這種持續性的勞動安排就無可質疑。尤其
是當清掃工作頻率過高,對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造成額外負擔時,這種生活教育的合理性便
值得重新檢討。
2. 生活教育還是勞動剝削?
學校的清潔工作原本應該是輕度且象徵性的,但在某些學校,學生承擔的清掃工作量顯然
過大。尤其是在缺少專業清潔人員的情況下,學生的勞動成為了學校維持基本環境衛生的
主要手段。這樣的做法不僅偏離了生活教育的初衷,更容易被解讀為學校以「節省經費」
為目的,藉生活教育之名壓榨學生勞動力。
3. 清潔工作的額外負擔:週末校園開放
更為嚴重的問題在於,有些學校以促進「敦親睦鄰」為由,週末開放校園供社區人士使用
,導致校園設施、尤其是廁所變得更加髒亂。這些污物通常留待週一由學生清潔,給學生
造成了更大的負擔。這種情況進一步加重了學生的勞動負擔,並且將非學生造成的垃圾和
污物交由學生清理,形成了不公平的勞動分配,對學生權益構成了實質上的侵犯。
4. 教育的限度與學生權益的平衡
學校的清潔工作本應限於適度的勞動,以培養學生的環境責任感。然而,當這種安排擴展
到過於頻繁的日常清掃、週末校園開放造成的額外工作時,便超越了生活教育的範疇,侵
蝕了學生應有的學習和休息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當審慎檢討清潔工作與學生權益
之間的平衡,避免以教育為名實質上侵犯學生的權益。
5. 國際兒童權利與現代校園管理的思考
根據《兒童權利公約》,兒童應享有充足的學習、休息時間,並應避免過度勞動。雖然校
園清潔活動不被視為商業勞動,但當它開始占據學生的學業時間、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時
,便需要重新思考其合法性和合理性。現代校園管理應該尋求更專業和系統的清潔方法,
避免將學校運作的基礎維護責任轉嫁給學生。
6. 改革與未來方向
鑑於台灣現有校園清潔模式對學生造成的潛在壓力,應當考慮進行如下改革:
一. 減少學生的清掃頻率和工作量,尤其是在校園週末開放後,應引入專業清潔人員或外
包清潔服務來負責維護。
二. 提升學生勞動權益的保障,教育主管部門應針對學校內部的清潔安排進行檢討, 確保
學生的勞動不被過度利用,並避免清潔工作影響學業或健康。
三. 加強對「生活教育」的重新詮釋,讓學生參與輕度的、象徵性的清掃工作,以達到教
育效果,而不是將此作為學校維持環境清潔的主要手段。
結論
台灣校園由學生負責清潔的傳統,在過去或許是合理的生活教育手段,但在現代社會的背
景下,這種做法已經顯得不合時宜,並且有可能侵犯學生的權益。為了避免以「教育」為
名進行實質上的勞動剝削,學校和教育主管單位應當重新檢討這一制度,確保學生的健康
成長和受教育權利不受侵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7.232.145.41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ducation/M.1726365584.A.8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