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話金剛經選讀及佛法基礎(十一)
白話金剛經選讀及佛法基礎(十一)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
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
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
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白話
「須菩提,菩薩也是這樣。 如果這樣說:「我應該度無量的眾生(入涅槃)。」那他
就不叫做菩薩。 為什麼? 須菩提,事實上沒有一種法叫做菩薩。 所以佛說一切法中
,都沒有「我、別人、眾生、生命」。
須菩提,如果有菩薩說:「我應該要莊嚴佛世界。」他就不叫做菩薩。 為什麼?
佛所說的「莊嚴」佛世界,並不是「莊嚴」,只是有個「莊嚴」的名字而已。
須菩提,如果一個菩薩能徹底了解「無我」的道理,佛說他真正叫做菩薩。」
思考
*能徹底了解「無我、人、眾生、壽者」的道理,佛說他真正叫做菩薩;但是佛前面又說
:「實無有法,名為菩薩」,然後,「發願度一切眾生入涅槃」,也不是菩薩,「莊嚴佛
土」也不是菩薩,那到底什麼是菩薩?這段經文又要如何理解呢?
其實,在修行的最後階段,注意喔,是「最後階段」,要脫離對「法」的執著(法執),所
以佛同時說「有法」:即「無我、人、眾生、壽者」之法,跟「無法」:即「實無有法,
名為菩薩」。
其次,在前面的經文,佛說:要發願「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
之」才能降伏其心;這裏卻又說:「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
前後是不是矛盾?
其實其中有深意,在修行的「最後階段」,修行者在了悟空性之後,必將使用中道繼續修
行,沒別的路了,但使用的「中道」,終究還是屬於一種「法」,此時修行者必須脫離「
法執」,即所謂「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才能達到「法無我」,而法無我的體悟,則要
靠「一切唯心」。在證得法無我之後,能「於法自在」,對於法的疑惑,已經消除,因此
不會執著於「有法、無法」,矛不矛盾的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
所以,佛陀說法時,有時說「有法」(無我、發菩提心、莊嚴佛土),有時又說「無法」(
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目的是為了說明佛所親自
體悟的「法無我」境界。
佛在此經,開示了佛法最精深隱微之義,所以不斷推崇此經功德,並以「金剛」為名,比
喻此經義理堅固不壞。
佛法基礎前行(十一)
*明辨是非善惡
有些人判斷是非善惡,是根據自己的利益來判斷的;只要對自己有利的事,就是對的;對
自己有壞處的事,就是錯的。這樣的判斷方式,最後會自食惡果。什麼是善?不使人遭受
痛苦,或者能幫助他人得到快樂,就是善事;傾向於滿足個人或少數人慾望的事,大多不
會是善事。什麼是惡?善的相反,就是惡;會使人遭受痛苦,使人不快樂的事,就是惡。
如果一件事,我們在短時間內無法下結論,不能判斷它的是非善惡,那麼我們應該對自己
的判斷有所保留,不要太快就下定論。我們應該隨著時間的拉長,去觀察一件事後續的發
展,很多事情有短期的利益,或者短期看來似乎不會對他人有不好的影響,但從長期的角
度來看的話,卻會造成他人的痛苦,或者有可能只是去滿足某部分人的慾望而已。
我們要把眼光放遠,一件事從一生的角度來看,或者如果有來生,從下一生的角度來看,
才能正確判斷它的是非善惡。
*修正自己的缺點
每個人都會有缺點,因為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我們看到別人的缺點很容易,卻經常
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有時,即使知道自己有缺點,卻又不肯承認。
所以,當有人批評我們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反擊,也不是馬上為自己辯解,而應該把
心靜下來,反省自己是不是真的像別人的批評那樣。如果不是,那麼就不必在意這個批評
;如果自己真的有如別人所批評的缺點,那麼就應該虛心接受。
知道自己有缺點,就應該要改正它,不要找藉口將它合理化。有時候某些缺點已經變成習
慣,更應該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花更多的時間和努力去修正它。我們要經常反省、觀察自
己,是否有不好的習慣、心態或行為,才能適時的修正這些缺點。
*路遙知馬力 日久見人心
很多事情要判斷它的好壞,在短時間內來看是無法準確判斷的,甚至和結果是相反的;但
是隨著時間拉長,慢慢才會顯現它的好壞。就像我們爬山,在半途時會很累、想放棄,但
是在爬上山頭之後,就能看見美麗的山景。又像我們吃甜食,吃的時候感覺好吃,但持續
一段時間後,身體變胖,健康就會變差了。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有時也是這樣,一開始互相認識,也許比較沒有利害關係,但當時間
拉長,互動多了,慢慢才會真正了解一個人。
所以,時間是一件事情最好的試煉。有時眼前的狀況壞,不必著急;或者,眼前的狀況好
,也不必太得意;等待時間拉長,慢慢的才會顯現真正的結果。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3.95.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733098232.A.328.html